索引号: | d159713--2025-001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三公 司法局 | 生成日期: | 2025-05-12 14:20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
公开范围: | 公开方式: |
三公 司法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及
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三公 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今年,三公 司法局在2023年度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高质量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被授予“2024年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4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称号,东湖公证处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三公 在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考核中位列第一,并获评首批“全省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现将我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方向
1.筑牢司法行政队伍政治忠诚根基。我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一体学习、整体贯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将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放在首位,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组织制度。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建设与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坚实有力。坚持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期间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5次、党员大会集中学习10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走进南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小平小道陈列馆等地“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党性教育。
(二)坚持统抓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落实
1.高站位部署工作开展。在全市率先召开十三届三公 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三公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等重要文件,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全区各镇(街道、管理处)和区人社局、区住建局等1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现场法治述职,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镇、街道、管理处全覆盖。区委书记对述法对象现场述法情况进行逐一点评,与会人员开展现场评议,并将现场点评情况通报各述法对象,督促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2.高要求推动问题整改。扎实开展法治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全面依法治省实地督察发现问题及法治督察问题整改专项核查活动发现问题,通过实地核查与书面核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各单位法治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制定《法治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提示》,指导法治督察问题落实整改。制定三公 《法治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实施方案》,要求全区各单位针对问题制定工作方案、狠抓整改、及时销号,切实做好法治督察“后半篇文章”。
3.高质量落实基层看法。扎实开展“基层看法”试点工作,在基层法治观察工作的基础上,全域开展“基层看法”试点工作,共设立9个“基层看法”站,选聘“基层看法”观察员35名。扎实开展明确主题的从“上”往“下”看,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等形式,开展“基层看法”观察活动3次,完成了《南昌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等三项重点立法项目意见建议收集工作,共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调查问卷150余份。积极开展从“下”往“上”看,各“基层看法”站聚焦立法联系、营商环境、执法司法、基层治理、守法普法等5大领域,结合自身特色工作开展基层看法,打造了贤士湖“基层看法”站“法治管家”队伍、董家窑“基层看法”站“企业维权工作站”等突出亮点。今年以来,各基层看法站共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从“下”往“上”看项目20个,收回调查问卷311份,征集意见建议40条,协调处理问题11个,切实推动一批基层治理难题得到依法妥善解决。
(三)坚持法治思维,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1.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常态化开展“以考促学”,组织全区执法单位开展2次“以考促学、以学促干”暨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测试,共抽取160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测试,测试通过率达86.11%。截至2024年8月,共组织全区376名行政执法人员完成30学时公共法律知识网络培训,并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了全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工作,对事业编工勤岗、已调离执法岗位或不从事执法工作以及即将退休人员予以清理,共清理不合格人员证件177件。10月,区教体局、东湖公安分局、区市监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三公 课后托管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区司法局邀请2名区行政执法监督专家库人员随同执法人员前往执法一线开展“随同执法”,实现对行政执法全程、动态、精准监督。
2.行政纠纷依法有效化解。不断强化复议应诉工作,提高行政复议首选率,降低行政诉讼发案率。联合辖区律所前往樟树林园区、江西农牌粮油饲料有限公司开展行政复议“三进”专项法律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知晓率。截至目前,全区行政复议案件收案量146件,较2023年同比增加117件,行政诉讼一审发案19件,较2023年同比减少25件,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已初步显现。积极推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的办案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复议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办理82件,均在法定期限30天内办结,有效实现案件繁简分流。
3.依法行政体制日益完善。严格贯彻落实《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江西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开展文件审查工作,推进重大事项依法决策,积极推动区政府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公示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截至目前,共审核区政府文件44份,其中区政府各类协议11件、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扎实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清理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尚未发现有类似政策文件,有力维护法治统一,优化营商环境。
(四)坚持风险防范,维护全区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1.特殊人群管理教育有新方法。与南昌市“心安家”司法服务中心合作,设立“孟老师心理矫治工作室”开展教育帮扶,通过聘用具备心理服务资质的社会团体参与到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中来,通过朋友式的聊天谈心的方式,面对面地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疏导,让矫正对象敞开心扉,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开心结,改善消极心理,实现情绪的自我调节,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全区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5人,解除矫正72人,目前在矫101人,共无缝对接刑满释放人员247人,发放刑满释放人员临时过渡性生活补助费34.88万元,接送经费6.53万元。
2.人民调解机制建设有新作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调解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大力推进全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128个其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镇、街道、管理处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10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截止今年9月,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861 件,其中简易纠纷860件,疑难纠纷1件,涉及金额 43.57万元,开展纠纷排查181次,预防纠纷113件。
3.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有新亮点。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联合公益律师、法律顾问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网络安全宣传周普法等普法直播活动,每场直播平均观看人数达到数1000人次,点赞过万,被南昌日报、洪观新闻、新法治报等媒体报道,扩大了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普法效果;探索“物业+普法”普法模式新路径,将规模大、管理成熟的居住小区的物业楼管纳入企业“法律明白人”群体,使“法律明白人”行走在小区的楼栋单元,介入到群众小事微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坚持法治为民,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1.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宣传。持续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和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在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多形式多主题多层次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截止目前,累计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8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5件,受援人数达215人次,其中民事案件58件,刑事案件157件,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
2.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法律服务行业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律师队伍管理机制愈发健全。截止目前,我局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法律服务20余场次,帮助解答法律问题500余人次,为企纾困,引导企业及员工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防范法律风险,切实营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3.不断拓展公证业务方向。持续推进“公证归侨侨眷服务站”建设,目前,服务站已与中国在韩青年联合会公益维权委员会、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等近20个海外侨团、商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阿根廷、肯尼亚、伊朗等五大洲20余个国家侨胞办理线上公证395件,为国内归侨侨眷办理线下公证3095件,7月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陈旭亲临服务站调研指导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与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合作,探索开展不动产服务网点延伸服务,积极打造“不动产登记+公证”新模式,提升公证便民服务水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聚焦主体,在政治机关建设上不断提升
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司法行政队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把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党组织政治性和组织力,推动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工作落地见效。
(二)聚焦主责,在推进法治建设上全面提速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推动“基层看法”工作走深走实,指导各基层看法站结合工作特色,打造更多“基层看法”法治品牌,切实发挥基层看法工作质效;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南昌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工作要求,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及管理,提升基层执法水平;进一步建立完善行政行为涉诉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府院联动,切实降低行政诉讼发案率和败诉率。
(三)聚焦主线,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勇担使命
持续推进“2+5+N”教育矫正模式,广泛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帮扶,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全面总结“佬倌俚”“宁天云调解工作室”“雷红芸调解工作室”等调解品牌经验做法,进一步培育发展一批民间调解工作品牌;推进三公 “法律明白人”特色品牌落地落实,推动全区“1 名村(居)法律顾问+N 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工作进程;充分利用各类法治宣传阵地开设“英雄普”法治大讲堂,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法润东湖”律师团作用,聚焦解决群众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
(四)聚焦主旨,在优化法律服务上普惠高效
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不断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为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供法治保障;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不断优化我区法治营商环境;持续发挥“东湖公证归侨侨眷服务站”作用,在归侨侨眷中构筑起“连心桥”,不断提升我区涉外法律服务质效。
三公 司法局
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