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227841--2024-019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三公 扬农管理处 | 生成日期: | 2024-07-16 09:30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有效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扬农管理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公
2024年“迎难而上勇争先、敢作善为抓落实”十大攻坚行为要求,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向难求成,在环境卫生,项目建设、产业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新成绩、新突破,为全面建成新时代“五七”小镇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之以恒强根基。坚持理论武装,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平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的情况通报》等中央、省市区重要文件精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严格遵循区委组织部关于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优化调整管理处党建办人员配置,持续深化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组织基层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年以来,机关党支部已收到2名优秀青年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为扬农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进一步守好舆论引导主阵地、传播正能量,安排专人负责宣传报道,截至6月底,在省、市、区媒体上稿5篇,扬农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千方百计拼经济。立足自身优势,盘活各类低效闲置资源,积极对接优质企业,强化与金融系统的协作沟通,持续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上做文章。3月份,为实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在区领导和相关区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利用社会资金成功举办“政银企 谋共赢”招商推介活动,吸引辖区内外30多家企事业单位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当场签订意向协议2个,经济活力持续迸发的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增强。截止5月底,完成新增税收97万余元,规上贸易业零售营业收入283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9%,规上服务业收入上报395.1万元,对接省外客商项目10余个,项目进资超5千万元,其中深受领导关注和群众喜爱的撒野城市房车营地项目有望在7月份开业,投资热点持续释放。
(三)坚定不移保稳定。坚持对重点企业、重大时间、重点人群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台账,出动267人次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动火作业、道路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隐患91处,整改消除91处,现已全部整改到位。组织观看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2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2次,张贴各类有关安全公告40余张,消防培训演练4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组织干部职工、企业员工100余人次参与全国网上安全知识竞赛,居民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按照网格化宝塔式管理,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和需求,采取有效举措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6月,共排查调处不稳定因素12个,有效维护了大局稳定。
(四)真心实意惠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动扬子洲农场垦区危房改造(三期)工程,为辖区82户解决住房难问题,同时全力推动绿苑社区绿洲佳苑小区物业引进,争取在年内实现安置房居民住房品味、生活品质双提升。加大政策财力支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等群体保护,1—6月份,走访慰问残疾人15人,发放慰问款3000元;为12户低保户,1户特困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共计11万余元;为1户低保户申请临时救助金6755元;发放高龄补贴42700元,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量,高效完成高龄老人半年审定;落实41亩早稻耕地补贴,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五)内外兼修优环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南,进一步深化“两整治一提升”工作成效,不断加大违章搭建、畜禽禁养、河湖清理和秸秆禁燃的巡查、整治力度,1—6月份,在全区城乡综合环境卫生考核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第一名获得2次。持续做好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长城园做好污水乱排整改工作。着力推进“三拆三清”工作,截至当前,拆除老旧危房2处510平方、围挡2处55米、旱厕3处10.4平方、钢棚1处96平方、鸡鸭棚8处120平方;清理杂树杂草2180平方、清理杂物垃圾7处21.8吨,环境亮化使人民归属感、幸福感、认同感更加殷实。
(六)严管厚爱抓作风。将廉政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将政治学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纪工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2场,案例警示教育1次,深刻领会党的纪律的内涵和要求,厚植党性修养。强化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群腐现象,始终保持对不正之风高压态势。上半年共发现处置问题线索3条,初核3件,立案2起,通报批评1起。同时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格实行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用人机制,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过硬的队伍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不大,过于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高成长项目难以落地。
(二)基础建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道路、供水、供气等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难以满足居民的日益增长生活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扬农管理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制定建设目标,开拓创新、务实求进,着力做好以下3个方面:
(一)聚焦产业提质,激活高效能的发展引擎。坚持在招商方式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以优良的服务保障和浓厚的招商氛围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企业落户,全力推进扬农特色产业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同时深化“店小二”“妈妈式”服务,完善企业档案,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帮助辖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突出抓好撒野城市营地文旅、传薪堂红木家居、九思民宿项目推进,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后半篇文章。
(二)聚焦安全维稳,打造高标准的发展堡垒。一是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矛盾,不断完善大调解体系,提高化解矛盾的实效。二是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本地推进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鲜活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三)聚焦生态环境,谋划高水平的发展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以“两整治一提升”工作成效为基础,依托农场文化、田园风光、和国有土地特性,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更好地带动农产品、民宿、休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引进如落霞小院、房车营地等特色项目,打造一江两岸群众喜爱的扬农品牌,让生态环境“软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硬支撑”。
四、对区委的意见建议
(一)完善D类危房政策。辖区内D类危房无法得到妥善安置,修缮危房花费巨大且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希望区委、区政府能够尽快明确扬子洲地区D类危房改造审批程序,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健全项目引进机制。目前,扬农管理处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希望区委、区政府出台因生产经营要临时建设的审批管理办法,为扬农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2024年,扬农管理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公
2024年“迎难而上勇争先、敢作善为抓落实”十大攻坚行为要求,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向难求成,在环境卫生,项目建设、产业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新成绩、新突破,为全面建成新时代“五七”小镇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之以恒强根基。坚持理论武装,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平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的情况通报》等中央、省市区重要文件精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严格遵循区委组织部关于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优化调整管理处党建办人员配置,持续深化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组织基层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年以来,机关党支部已收到2名优秀青年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为扬农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进一步守好舆论引导主阵地、传播正能量,安排专人负责宣传报道,截至6月底,在省、市、区媒体上稿5篇,扬农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千方百计拼经济。立足自身优势,盘活各类低效闲置资源,积极对接优质企业,强化与金融系统的协作沟通,持续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上做文章。3月份,为实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在区领导和相关区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利用社会资金成功举办“政银企 谋共赢”招商推介活动,吸引辖区内外30多家企事业单位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当场签订意向协议2个,经济活力持续迸发的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增强。截止5月底,完成新增税收97万余元,规上贸易业零售营业收入283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9%,规上服务业收入上报395.1万元,对接省外客商项目10余个,项目进资超5千万元,其中深受领导关注和群众喜爱的撒野城市房车营地项目有望在7月份开业,投资热点持续释放。
(三)坚定不移保稳定。坚持对重点企业、重大时间、重点人群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台账,出动267人次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动火作业、道路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隐患91处,整改消除91处,现已全部整改到位。组织观看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2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2次,张贴各类有关安全公告40余张,消防培训演练4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组织干部职工、企业员工100余人次参与全国网上安全知识竞赛,居民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按照网格化宝塔式管理,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和需求,采取有效举措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6月,共排查调处不稳定因素12个,有效维护了大局稳定。
(四)真心实意惠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动扬子洲农场垦区危房改造(三期)工程,为辖区82户解决住房难问题,同时全力推动绿苑社区绿洲佳苑小区物业引进,争取在年内实现安置房居民住房品味、生活品质双提升。加大政策财力支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等群体保护,1—6月份,走访慰问残疾人15人,发放慰问款3000元;为12户低保户,1户特困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共计11万余元;为1户低保户申请临时救助金6755元;发放高龄补贴42700元,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量,高效完成高龄老人半年审定;落实41亩早稻耕地补贴,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五)内外兼修优环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南,进一步深化“两整治一提升”工作成效,不断加大违章搭建、畜禽禁养、河湖清理和秸秆禁燃的巡查、整治力度,1—6月份,在全区城乡综合环境卫生考核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第一名获得2次。持续做好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长城园做好污水乱排整改工作。着力推进“三拆三清”工作,截至当前,拆除老旧危房2处510平方、围挡2处55米、旱厕3处10.4平方、钢棚1处96平方、鸡鸭棚8处120平方;清理杂树杂草2180平方、清理杂物垃圾7处21.8吨,环境亮化使人民归属感、幸福感、认同感更加殷实。
(六)严管厚爱抓作风。将廉政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将政治学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纪工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2场,案例警示教育1次,深刻领会党的纪律的内涵和要求,厚植党性修养。强化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群腐现象,始终保持对不正之风高压态势。上半年共发现处置问题线索3条,初核3件,立案2起,通报批评1起。同时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格实行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用人机制,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过硬的队伍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不大,过于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高成长项目难以落地。
(二)基础建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道路、供水、供气等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难以满足居民的日益增长生活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扬农管理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制定建设目标,开拓创新、务实求进,着力做好以下3个方面:
(一)聚焦产业提质,激活高效能的发展引擎。坚持在招商方式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以优良的服务保障和浓厚的招商氛围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企业落户,全力推进扬农特色产业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同时深化“店小二”“妈妈式”服务,完善企业档案,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帮助辖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突出抓好撒野城市营地文旅、传薪堂红木家居、九思民宿项目推进,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后半篇文章。
(二)聚焦安全维稳,打造高标准的发展堡垒。一是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矛盾,不断完善大调解体系,提高化解矛盾的实效。二是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本地推进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鲜活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三)聚焦生态环境,谋划高水平的发展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以“两整治一提升”工作成效为基础,依托农场文化、田园风光、和国有土地特性,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更好地带动农产品、民宿、休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引进如落霞小院、房车营地等特色项目,打造一江两岸群众喜爱的扬农品牌,让生态环境“软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硬支撑”。
四、对区委的意见建议
(一)完善D类危房政策。辖区内D类危房无法得到妥善安置,修缮危房花费巨大且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希望区委、区政府能够尽快明确扬子洲地区D类危房改造审批程序,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健全项目引进机制。目前,扬农管理处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希望区委、区政府出台因生产经营要临时建设的审批管理办法,为扬农经济社会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