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

  •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分享到:
    突发地震怎么办?躲!救!防!这些知识转发收藏!
    • 时间: 2025-02-06 09:33
    • 来源:
    • 发布机构:
    • 浏览量:
    • 【字体:     

    突发地震时

    我们该如何躲避?如何科学获救?

    这些知识点请务必牢记!




    地震来临时的第一反应




    如何在地震中科学的应对与躲避,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之举,正确认知地震中“往哪躲”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灾害

    巧躲避口诀:

    巧躲

    室内三角避震间

    户外平面避难间

    人体屈曲避伤间

    躲避灾害记心间


    勿躲

    床下衣柜窗边间

    电梯车内楼旁间

    桥下树杆山脚间

    绝不躲避在此间


    居家室内

    “三不躲”

    别往床下“躲”:当建筑物的天花板因强烈地震发生倒塌时,掉落的天花板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床底下“能躲不能逃”。


    别进衣柜“躲”:大衣柜重心太高容易倾斜,人一旦进入柜子里视野也会受阻,四肢受到束缚,容易造成呼吸困难,不仅会错过逃生时机,还不利于被救。


    别靠窗边“躲”:现在的建筑楼房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地震时,楼房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们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社区室外“三不躲”

    别乘电梯“躲” :地震后紧接着会停电,一旦断电,就卡在电梯里面出不来了。而且电梯间容易崩塌垮掉,导致电梯快速坠落。亦不利于呼救及救援。


    别入车里“躲” :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而引发交通事故。地震中,建筑物等倒塌将压扁车辆,使车内的人丧失逃生机会。同时,地震时灾情复杂,可能引发汽车燃油着火。


    别在楼旁“躲” :地震瞬间,房屋结构发生破裂、毁损和扭曲,面临余震、救援时扰动以及毗邻建筑物二次倒塌,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地震时应尽量快速躲开建筑物,特别要远离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户外出行

    “三不躲”

    别钻桥下“躲”: 切记一定不要进入桥梁、隧道、堤坝,尤其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这些地方很容易在地震中发生塌陷。


    别依电杆“躲”:地震躲避逃生时,千万要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如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路灯、自动售货机等,除直接倒塌伤人外,还可能出现触电伤亡事件的发生。地震可导致电线零落,易引发火灾。


    别近山峭“躲” :震区若在山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切记这些次生灾害可当即发生,也可能过后发生,像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等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切勿停留。


    图片躲避在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

    图片躲往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图片利用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姿势形成的自救空间。






    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极其重要




    首先,评估环境与自身状态


    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逃离危险也很重要。我遭遇了什么?我受伤了吗?评估自己是否受伤,伤情的轻重等。


    如是否出血、是否骨折等。如果发生了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进行止血。


    其次,被掩埋时正确脱险 科学自救


    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自救最重要的是镇静、除险、求救。设法保护自己,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


    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逃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期间要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要尽可能利用手边的简易工具,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唤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物一定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自救要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了解地震知识 建立应急预案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必然结果。在地震之前居民最好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①在地震高发区,居民可储备饼干、矿泉水等基本的应急食品。


    ②了解居家附近可能的危险源分布情况,一旦发生地震,便于回避。


    ③积极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地震应急演练训练,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人员要撤离。笨重的房屋装饰物等应拆掉。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



    脱离险境后,应撤离到政府组织指定的公园、绿地、场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听从政府的安排,有序领取救灾物资。自身条件具备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协助政府救灾。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三公(中国)官方网站 承办:三公 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