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教育 —
地震防范
知识科普
为提高孩子及家长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震减灾知识及自救技能,不断增强孩子和家长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希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防震安全教育小贴士,防患未然!
1
如何避震
1
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
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如下图:
不同场所的防震避险方法
1
居家避险
如果真的遇到地震,居家避险要第一时间把防盗门打开,如果住的是平房,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同时用衣服或是软垫做好头部的保护,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注意:
1、家具上面不要放重物,防止掉落砸伤。
2、有玻璃浴房的卫生间不能躲避,要防范玻璃爆裂伤人。
3、阳台和外侧墙体旁、窗户、吊灯、装饰物及大镜子下都不可以躲避。
2
校园避险
学校地震避险是有特殊要求,首先千万不要慌乱,教学楼一层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有序撤离教室,在操场等安全地带避险;其他楼层的同学在教室就地避震,依托桌椅、书包做好个人防护,待主震停止后服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千万不要带头乱跑。
3
室外避险
如果地震时我们在街道上,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危险区。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注意:
1、应选择开阔的地方避险,比如公园、广场、道路等。
2、远离高大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3、避开立交桥、烟囱水塔、高压线、广告牌、危旧房屋和墙体等。
4、尽量采取坐姿或蹲下以免摔倒,注意观察周边情况,有危险马上撤离。
4
如果在车中
司机减速,乘客抓紧拉手同时护住头部和腹部。
5
在商店、高层等地
找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躲在大柱子和大商品旁,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向底层转移,注意!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
2
1
树立生存信心
如果不幸被埋压,应尽量沉着冷静,树立生存的信心。
2
改善环境
如有条件,可以先挪开头部附近杂物,保持呼吸畅通。
3
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
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可以利用各种物体支撑残垣断壁,以防止余震发生后生存环境恶化。
4
自我包扎
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伤口,以免失血过多。
5
保存体力
如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尽量保持镇定,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6
寻求救援
当听到有人施救时,应利用一切办法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如敲击器物、吹哨子等),积极配合地面营救工作。
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同关注防震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