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推行 12 项重点便民措施。
1.免费排查消化道患癌风险
长期有腹胀、嗳气、便秘等症状,或直系亲属患有消化道癌症的 45 到 75 岁居民,可到指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免费接受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发现的高危人群可到市第一医院免费进行胃肠镜检查。
2.免费排查慢阻肺患病风险
长期吸烟,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的居民,可到指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免费接受慢阻肺风险评估。评估发现的高危人群可到市中心医院(老福山院区)免费进行胸部 CT 和肺功能检查。
3.免费排查宫颈、乳腺患癌风险
35-64 周岁妇女可到指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免费接受宫颈癌、乳腺癌风险评估。评估发现的高危人群可到市人民医院免费进行妇科、HPV 筛查、乳腺彩超等检查。
4.免费排查重大传染病患病风险
65 岁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到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免费进行胸部 X 线检查,40 岁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可免费进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高危性行为人群和艾滋病感染者伴侣可免费接受 HIV 检测。
5.免费排查特发性脊柱侧弯防风险
全市 10 到 18 岁学生可到市洪都中医院免费接受脊柱侧弯筛查,筛查阳性者且愿意到该院治疗者,可减免部分诊疗费用。
6.进一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在实行线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线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建设,患者不携带纸质版报告单即可完成共享互认,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减少检查检验频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7.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
患者到医院挂门诊号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三天内(含首诊当天)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享受免缴门诊诊查费(挂号费)政策。
8.预防婴幼儿出生畸形等缺陷
为孕妇每孕次免费提供一次超声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查(NT 检查)、产前血清学筛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和两次胎儿九大畸形超声常规检查;为新生儿免费提供一次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包括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简称“遗传四项”)、听力筛查、耳聋基因检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包括体格检查、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由基层卫生机构审核发放电子服务券,定点服务机构为孕产妇和新生儿免费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同步做好孕产妇建档工作、咨询随访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9.“家门口”享受大医院医生服务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安排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级职称以上医生加入到基层医疗机构
家庭医生团队,对基层解决不了的健康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指导,市、县级公立医院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联合门诊”“联合病房”,推动上级医院专家下沉,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10.强化托育服务破解带娃难题
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办托,筹建 1 所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 12 所县级托育服务中心,持续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托位供给,到 2025 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 4.5 个,社区托育机构覆盖率维持在 50%以上。加大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支持力度,实施托育机构建设运营补助、普惠托育机构租金减免、政府购买托育服务等政策,推动全市托育服务价格降低 10%-30%,维持不少于 24 个月。
11.推进“线上”开方“线下”送药
扩大互联网医院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作用,对于诊断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可在家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开药,可自主选择到院取药或邮寄到家。
12.让护理服务“上门”
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持续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供给,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促进护理上门,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患者身边。